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第八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之七

陈咏红:《红楼梦》葬花行为探源

发布人: 时间:2023-05-23 浏览次数:2645次

 学者对《葬花吟》的研究多注重它与林黛玉的性格、红楼女儿们命运的关系,而对《红楼梦》葬花行为的探源却比较少见。俞平伯曾经提到:“他们以为这是雪芹底创造的想象,或者是实有的经历,而不知道是有所本的。虽然,实际上确有其人其事,也尽可能;但葬花一事,无论如何,是受古人的暗示而来,不是‘空中楼阁’‘平地楼台’。”(俞平伯《红楼梦辨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但俞平伯并未指出葬花行为或葬花诗的具体渊源。本讲座试从家族探源、文学探源、民族心理探源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析《红楼梦》葬花行为的起源。《红楼梦》葬花行为与文人对落花归宿关心的心理有关。葬花行为是从扫花开始的,早在唐代就有李商隐扫落花诗;到了明代,唐寅葬落花,于是葬花行为蔚然成风;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流传于世;最后,在《红楼梦》中,葬花行为得到升华,成就了《葬花吟》这一千古绝唱。《葬花吟》有所因,有所本。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作为一种探源,可以建立我国古代文学关于文人对落花归宿关心现象的纵深联系。

 5月11日下午,广州大学经典百书阅读推广中心、图书馆和人文学院在图书馆5楼504会议室联合举办第八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的第七场讲座,陈咏红副教授带领广大学子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行为进行了探源。

 陈咏红博士是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广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岭南、广府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书籍《唐宋讽刺寓言》(新世纪出版社,1995年2月)、教材《唐诗宋词名篇注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2000年9月第三次印刷)、专著《先秦两汉文士疏离现象的演变与文学研究》。另有约40篇学术论文在《学术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主持2021年国家社科项目“商周隐逸观念与文学书写演化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一二五”规划项目《广府文人思想发展史论——以<广州大典>为中心》等。2014年10月,参与的《春秋文学系年辑证(全四册)》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2-2013)著作类一等奖。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其中一曲歌行体诗《葬花吟》更是凝聚了全书对于青春、美与生命无可挽回逝去的感伤与珍惜。陈咏红博士从《葬花吟》的历史源流讲起,分析了古代文人对知己的强烈渴望,以及影射着这种强烈知己意识的落花诗,其在诗歌史中漫长的发展与演变,终于在《红楼梦》的《葬花吟》中凝聚成了“落花诗”审美意象的最强音。在黛玉葬花行为的背后,是多花的地理环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自然亲和”的宗教哲学观念,是曹雪芹的家族渊源和身世经历的投射,同样也是中国文人自我心灵治疗仪式的现实需求。一首《葬花吟》中包含着个人情感、族群文化、历史传承的丰富语境。

讲座现场

您是本站第32304864位访客 今日总馆进馆人次:4198 今日桂花分馆进馆人次:868

Copy Right©2014 广州大学图书馆 地址:广州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编: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