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之一
张连桥教授: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叙事开端与伦理反思
发布人: 时间:2025-03-21 浏览次数:1758次
为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多途径提升我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拓展知识视野和人生境界,经典百书阅读推广中心和图书馆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期、百余场“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活动。2025年3月18日,第十二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活动在图书馆504会议室拉开帷幕。本场讲座由人文学院张连桥教授主讲,讲座题目是“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叙事开端与伦理反思”。
张连桥教授是文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人文学院文学系副主任,主要从事教育评价、教育管理、师范专业建设、欧美戏剧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张连桥教授主持国家级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4项,在《文学跨学科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国际期刊《中文教育与评价学刊》《文学写作与评价学刊》主编;兼任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戏剧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学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
张连桥教授讲座
在讲座中,张连桥教授首先介绍了当前学界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研究主题,包括:美国梦的演变与破灭、空间叙事、象征手法、不可靠叙事、时尚元素、身份建构与自我追寻、气氛美学等。然后援引爱德华·萨义德、尚必武、理查森、费伦等人的观点,阐释了小说开端的价值、作用、类型,并以《边城》《安娜·卡列宁娜》《变形记》《百年孤独》等中文文学名著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张连桥教授指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开端,完全符合费伦对于开端的要求。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张连桥教授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端艺术进行了具体讲解,认为唤起读者共情是这部小说开端的突出特点。张连桥教授指出,共情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状态;共情是一种情绪反应;共情是理解和分享他人感受并对他人的处境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共情能力的唤醒与培养需要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自下而上的共情过程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情绪的感染,第二阶段是在情绪感染基础上形成的有意识情绪分享。自上而下的换位思考过程能够调节无意识的情绪感染;有意识的共情关注则会受到自上而下的认知过程的调节。
张连桥教授在讲座过程中,分析了大量经典作品所采用的叙事开端手法,帮助同学们快速了解开端艺术;列举了诸多生动鲜活的事例,介绍共情能力对于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乃至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援引了许多学术研究成果,对叙事开端和共情能力进行理论解读,指引同学们准确理解其丰富内涵。本场讲座不仅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叙事开端的魅力,并且有助于引导同学们有意识地培养共情能力,而这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