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公告新闻信息

新闻信息

第七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之三

吕珍珍博士:作为文学IP的《牡丹亭》

发布人: 时间:2022-10-27 浏览次数:3884次

《牡丹亭》自问世至今,已经四百多年了,但那段“生生死死为情多”的传奇,并未消失在历史的场合中,反而在历经磨洗之后,在小说、戏剧舞台和电影银幕上以不同的面貌被反复演绎。问世间“情”为何物?问如今丽娘何在,柳生是谁?酒瓶中的新酒,将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古典与现代的碰撞,将投射出怎样的人生体验?

10月25日下午,第七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活动拉开帷幕。第三场讲座由吕珍珍博士主讲,讲座题目是“作为文学IP的《牡丹亭》”。

吕珍珍博士是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文学思想研究中心成员,曾任日本名古屋大学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有多篇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在《戏剧艺术》《民俗研究》《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刊物发表。

吕珍珍博士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吕珍珍老师首先提及《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对其生卒年代、生活环境、政治背景、写作生涯等作了介绍,为《牡丹亭》故事的铺叙作了铺垫。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吕老师通过朗读和讲解“第一出《标目》”中的“汉宫春”词牌(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讲述了《牡丹亭》的故事梗概,并提出问题:《牡丹亭》是一个穿越故事吗?同时引用《牡丹亭》题词指出,这个故事是“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吕老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牡丹亭》的情节与上述故事有什么异同?作者进行改动的目的是什么?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吕老师以“《牡丹亭》是一个爱情故事吗?”为线索,通过展示原著相关词牌片段,探讨了《牡丹亭》所歌咏的爱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并结合当时程朱理学大环境的背景进一步分析指出,其情,并不限于爱情,而是“天然”之情,是天赋人性,包含对普通人正常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的肯定,要把人的正常欲望从礼教的禁锢下解放出来,肯定人的自然权利和情感价值,是人性的解放和胜利。同时,是否“有情饮水饱”呢?答案是否定的。杜丽娘的理想仅仅局限于爱情的获得与坚守,一旦实现便停滞乃至回归了,表现了汤显祖对社会生活的洞明认知和深刻批判:现实理性的严肃、强大和冷酷。

在讲座的第四部分,吕老师引导在座者思考:“《牡丹亭》的故事,是否具有当代意义”?通过展示各类型当代舞台上的《牡丹亭》改编剧照,可以发现这本经典已经被改编成了昆曲、赣剧、秦腔、越剧、粤剧、独角戏、中日合演版、芭蕾舞剧、实景园林昆曲、歌剧等多种版本,从不同角度诠释古老的故事,各领风骚,启迪现实。其中白先勇的小说《游园惊梦》,更是从另一侧面点醒了世事无常,浮生若梦的主题。由此改编的电影《游园惊梦》,表现了礼教压迫下女性的情欲悲剧。

最后,吕老师以“一场好梦值得做千百回”为题,通过播放昆曲和电影《牡丹亭》的片段,以直观的方式引导在座者思考人们用起死回生的故事排遣生命有限的“万古愁”的美好愿望,人的本性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冲突,以及每一部伟大作品所触及的人类深远的关切。

讲座现场

您是本站第31835690位访客 今日总馆进馆人次:6801 今日桂花分馆进馆人次:1452

Copy Right©2014 广州大学图书馆 地址:广州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编: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