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之二
李俏梅博士:读懂《边城》——一个生命主义者的抒情哀歌
发布人: 时间:2025-03-28 浏览次数:1114次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深刻的人性洞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2025年3月25日下午,广州大学图书馆举办了第十二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的第二场活动,讲座的主题为“读懂《边城》——一个生命主义者的抒情哀歌”,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俏梅博士主讲。李老师长期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对沈从文的作品有深入的解读和研究。
李俏梅博士讲座
李老师首先介绍了沈从文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指出《边城》不仅是沈从文个人情感与理想的寄托,更是他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她提到,沈从文以高小毕业的学历任教于多所著名大学,成为“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创作涵盖了小说、散文、评论等多种文体,而《边城》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在讲座中,李老师深入解读了《边城》中的美学内涵和人性光辉。她指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一个充满自然美、风俗美和人性美的世界,这种美是通过他对自然、风俗和人物的细腻描写展现出来的。她引用了沈从文自己对作品的评价:“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李老师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展示了沈从文如何通过《边城》塑造出一个纯真美好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的人物如何在自然与人性的交织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李老师还特别强调了《边城》中悲剧的生成与人性的复杂性。她指出,尽管《边城》的前半部分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描绘,但后半部分却突然转向了悲剧。这种悲剧并非来自外在的恶势力,而是源于人性中的“不凑巧”和沟通的缺失。她通过分析翠翠、傩送、老船夫等人物的命运,揭示了沈从文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无奈感叹。李老师认为,《边城》的悲剧性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生成的,这种自然生成的悲剧更符合生活的本质,也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讲解生动,不仅增进了师生对《边城》的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李老师的精彩解读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了《边城》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和深度,也让大家对沈从文的文学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