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第三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之八

当代爱情观念的重构:舒婷《致橡树》《神女峰》新解

发布人: 时间:2020-11-25 浏览次数:3325次

11月24日下午,付祥喜教授在图书馆主楼504会议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当代爱情观念的重构:舒婷《致橡树》《神女峰》新解”的经典百书专题讲座。这也是第三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的第八场讲座。

付祥喜,文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入选岭南英杰工程人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等。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科研和文学创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出版专著《新月派考论》《问题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论稿》和散文集《年轻的歌》等。

付祥喜教授

在讲座中,付祥喜教授首先解释了何为爱情观: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包括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爱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择偶标准,如何对待失恋等。付祥喜教授指出,舒婷在《致橡树》中运用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来否定传统的爱情观;运用木棉的意象肯定平等独立、相互依存、彼此尊敬、互有默契、同甘共苦的爱情观。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然后,付祥喜教授通过深入解析《神女峰》,分析了其蕴含的爱情观念:“神女”们为了一种道德虚荣,在寂寞痛苦中挣扎,甘做一个毫无意义的展览品,不如步入世俗生活,向心爱的人倾诉心声,宣泄委屈,这才是幸福。

付祥喜教授讲座

在讲座的最后,付祥喜教授指出,从橡树到神女峰,反映了当代爱情观念重构的道路。《神女峰》《致橡树》是女性人格独立的宣言,表达对长期受压抑的女性的愤激和忧伤,两首诗体现了女性意识在新时期的觉醒和张扬。《致橡树》长期以来受到女性读者的青睐,而《神女峰》在一般女性读者心目中却没有那么深刻的印象。其实,《神女峰》恰恰是《致橡树》的姐妹篇,二者遥遥相对,息息相通。诗人有意在其中隐含着互相说明的寓意。

讲座现场

您是本站第36920857位访客 [进馆统计]

Copy Right©2014 广州大学图书馆 地址:广州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编: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