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之四
金琼博士:《堂吉诃德》的“粗糙”、“残酷”及其他
发布人: 时间:2022-11-18 浏览次数:4548次
《堂吉诃德》在不同的批评家眼里具有不同的品格。别林斯基盛赞它是将“严肃和滑稽”、“悲剧性与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水乳交融”的典范之作,而纳博科夫则称这是“一部残酷而粗糙的老书”。《堂吉诃德》的“残酷”表现在哪里?《堂吉诃德》的“粗糙”又体现在何处?究竟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一部文学名著?本讲座将基于文本细读,从批判性阅读视角出发,与同学们一起走进《堂吉诃德》《傲慢与偏见》《简爱》《呼啸山庄》等名著世界,体享一场别开生面的“悦读”之旅。
11月16日下午,第七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活动拉开帷幕。第四场讲座采用线上方式开展,由金琼教授主讲,讲座题目是“《堂吉诃德》的“粗糙”、“残酷”及其他”。
金琼教授是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欧美文学、比较文学研究,为广州大学外国文学优质课程负责人。历年来在《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究》等权威或核心期刊以及其他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3篇被A&HCI收录。出版专著《在典雅与游戏之间——17世纪欧洲巴洛克文学审美张力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和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讲座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塞万提斯的生平事迹和创作历程,《堂吉诃德》之文学评论,通过文本解读《堂吉诃德》的残酷、粗糙及种种,批判性阅读其他名著。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金老师介绍了作者塞万提斯的个人生平,在当作家之前,他曾被俘虏,作为人质,当过奴隶,也曾在战争中为祖国服务。随后简要分析了他的经历对其创作生涯的影响。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金老师首先对《堂吉诃德》一书的架构、内容、风格作了简单导读,并向读者推荐杨绛先生的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塞万提斯创作《堂吉诃德》的原初意图是“抱定宗旨,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消除骑士小说在社会中的、在群众中的声望和影响”。进一步地,金老师通过介绍“大战风车、黑山修炼、主仆趣谈、骑士比武、挑战狮子、成人之美、海岛奇遇”(均附有译本页码)等经典情节,向读者展示了堂吉诃德的学者气质和英雄气——与人为善、令行禁止、厚道德薄恶习、知恩图报、坚持真理等,这些都是塞万提斯人文主义思想的载体。同时,《堂吉诃德》在不同的批评家眼里具有不同的品格。别林斯基盛赞它是将“严肃和滑稽”、“悲剧性与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水乳交融”的典范之作,而纳博科夫则称这是“一部残酷而粗糙的老书”。长期以来,对塞万提斯的研究包括了学术史、文献、遗产、影响研究以及小说的文学地理学、文学伦理学、叙事学、解构主义、比较文学的研究。有评论认为:“堂吉诃德代表信仰与理想,哈姆雷特代表怀疑与分析。这两种性格,虽是相反,但正因为有他们在那里相互撑拒,文化才有进步”。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金老师通过文本解读,着重分析了《堂吉诃德》中体现出的“残酷、粗糙和其他”。该书有着流浪汉小说的风格,空间混乱、结构混乱、情节穿帮。例如,在小说第一部即将接近结束的地方,突然在主要的叙述中闯进了一系列片段和插入的故事,令人感到突兀和困惑,而此时作者还远远未曾构思小说的第二部。同时,书中多次关于堂吉诃德和桑丘被殴打场面的描写,则体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残酷。例如,“一个赶骡的人朝着孤立无助的堂吉诃德不住地抽打,就像在磨坊里打麦子一样,我们笑得肚子都抽筋了”。而公爵魔法章节的描写,则把残酷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公爵与夫人就像老虎玩弄猎物一样玩弄主仆二人。而这些作为元小说叙事的一部分,也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同时,作者利用他的艺术直觉达成了作品中正反两面势均力敌的平衡,有所寓意。正如评论所言:“在似乎是一本如此不连贯、如此杂乱的书中,这种胜利与失败的绝对均衡,是让人感到非常惊讶的”。金老师也提出了讨论问题:堂吉诃德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可以理解为一个耽于骑士幻想的人文主义者形象,一个荒唐的行动者,其荒唐的行为出于善良的动机。
在讲座的第四部分,金老师通过介绍对《简爱》、《呼啸山庄》等名著截然相反的评价,引导读者思考: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去评价及欣赏一部好的文学经典?并提出了阅读经典的四个维度:历史、道德、审美、文化,与读者共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