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之十
哈迎飞教授:鲁迅经典导读——《鲁迅作品精华》导读
发布人: 时间:2020-12-09 浏览次数:2948次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为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鲁迅及其作品,12月8日下午,哈迎飞教授在图书馆504会议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鲁迅经典导读——《鲁迅作品精华》导读”的经典百书专题讲座。这也是第三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的第十场讲座。
哈迎飞,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南粤优秀老师,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教学团队“文学与戏剧艺术”和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负责人,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省、市社科成果奖5项。
哈迎飞教授
哈迎飞教授的讲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鲁迅简介,为什么弃医从文,鲁迅的创作。在鲁迅简介部分,哈迎飞教授简要介绍了鲁迅生平:1881年9月25日出生,名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1918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的时候开始使用笔名鲁迅。哈迎飞教授还分析了鲁迅笔名的三个含义:寄托着对仁厚而善良的母亲的爱;表示愚鲁之人,要快快做的意思;据鲁迅考证,古时候周鲁是一家。然后介绍了鲁迅的家世、求学经历,以及陈丹青等人对鲁迅的评价。
哈迎飞教授讲座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哈迎飞教授通过引用鲁迅的话,向同学们阐释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示人生之閟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閟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此为诚理,微妙幽玄,不能假口于学子。”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哈迎飞教授列举了鲁迅的小说集、散文集、杂文集,以及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阿Q、祥林嫂、闰土、孔乙己、九斤老太、狂人、子君。然后结合文本,重点分析了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一个“得意”的可怜人;一个可怜又可怕的人。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