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之九
李茂增教授:我们为何及如何追寻正义——《理想国》导读
发布人: 时间:2025-05-22 浏览次数:398次
为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多途径提升我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拓展知识视野和人生境界,经典百书阅读推广中心和图书馆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期、百余场“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活动。2025年5月15日,第十二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活动第九场讲座在图书馆105会议室举行。本场讲座由人文学院李茂增教授主讲,讲座题目是“我们为何及如何追寻正义——《理想国》导读”。
李茂增教授,2003年9月至2007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学习,获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负责人。现任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座伊始,李教授首先介绍了《理想国》的成书背景——始于一场关于“何为正义”的讨论。随后,通过“回到”《理想国》对话现场,引导读者在雅典的海港之夜,和古希腊哲人一起探讨:正义的本质是什么?个人和城邦为什么需要正义?理念之正义能否进入现实?诗(人)会损害城邦正义吗?……
李教授指出,柏拉图是轴心时代希腊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方哲学、西方文化的发展走向和形态特征。海特海说:“欧洲哲学传统最稳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组成的。”波普尔认为:“柏拉图的著作的影响,不论是好是坏,总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可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随后,李教授分析道,《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是西方文化元典、正典,是“经典中的经典”。《理想国》首先是哲学经典,书中提出的许多概念、命题、学说,至今仍是哲学讨论的重要内容,其对话体写作方式彰显了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气质,同时还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军事、美学、艺术、教育等。同时,《理想国》还是一部文学经典,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情节曲折,文风活泼,寓严密的哲学论证于妙趣横生的故事、寓言、比喻之中,可以当作一部精彩的戏剧作品来读。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