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之五
经典诵读与智慧人生 ——读《苏轼选集》
发布人: 时间:2020-11-11 浏览次数:2734次
唐诗宋词,带你穿越时间与空间;经典诵读,带你感受语言魅力;解读诗人,带你领悟诗和远方……
11月10日下午14:00,由广州大学经典百书推广中心、图书馆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三期“百书阅读 百场讲座”之五:“经典诵读与智慧人生——读《苏轼选集》”讲座在理北305举行。本次经典诵读讲座的主讲人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张爱凤教授(“百人计划”学科带头人,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
在讲座上,张教授用几个词语简单概括了苏轼的一生:政治失意、生活磨难、人格完善、境界升华,并讲述苏轼三父子的事迹,以此来说明一个道理:“苦难可能会把一个人淹没,但也可能成就一个人。”因此,张教授希望同学们可以学习苏轼豁达的人生观,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提升人生境界,多多开阔视野。
接着,张教授从家国情怀、人生哲思、挚爱真情三个出发点来解读苏轼的诗文。
通过《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我们可以感受到了苏轼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通过《和董传留别》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通过《望江南》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我们感受到了苏轼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通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以及他旷达超脱的胸襟;
通过《狱中寄子由二首》的“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我们感受到了苏轼苏辙两兄弟间惺惺相惜,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手足情;
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我们感受到了苏轼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和对人生的旷达之心。
讲座的最后,张教授希望大学生可以多多阅读经典,多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和人生态度,希望同学们的青春与经典同行,诵读经典,传承经典,弘扬经典。
讲座结束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领略诗词风采,加深经典诵读的印象,所有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移步到理北一楼中厅,在张教授的引导下,进行了集体朗诵。
编者注:本稿摘编自广大建院团委学生会微信公众号同名文章